How to do usability testing in China English is not as widely spoken in China as it i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so there is a strong likelihood that you will need to have simultaneous translation of any responses being made under lab conditions. This inevitably slows the process plus there is always the possibility that something may be lost in translation or missed simply due to the nature of the exchange. Trying to take in the translation, while observing subjects for other clues and indicators, can become quite difficult and distracting. And, of course, it also makes the operation more expensivand time-consuming, as you have to find and pay for, a reliable and skilled translator. So a reliable local vendo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help you handle …
近日,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发布了《天翼终端满意度调研报告与终端质量报告》,其中一项的调研结果显示,用户目前最不满意的是手机产品的使用流畅性,这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这项关于用户终端痛点TOP5的调研报告中,中国电信移动终端研究测试中心将近半年内新上市的代表机型通过定价分为六组。受访用户认为,对3500元以上产品组的最主要不满意因素在于手机的续航表现,而对其余所有产品组手机最不满意的因素是“卡顿”。在之前2015年下半年的调研结果中显示,用户对产品最不满意的地方是续航。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今年上半年的产品,在运行“稳定性”方面有了更高要求,同时,在低端产品方面,用户对手机产品的拍照效果的满意度有了一些提升。 由于产品上市时间和价格定位,苹果只有一款iPhone SE参与了本次调研,也就是说,调研中所提到的手机产品“卡顿”是针对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产品而言的,那么Android为什么会“卡顿”呢?为此,笔者采访了上海聚哲(http://wh-aa7x034z58c1ehyuvqy.my3w.com) 的赵正宣(TAY哥),TAY哥是用户体验研究行业的老兵,也是科技产品的极客。加入上海聚哲前,TAY哥先后供职于上海惠普,惠尔浦以及Autodesk,担任用户体验研究员,用户体验设计师及用户体验设计经理等职。 TAY哥指出,抛开硬件配置,Android手机的卡顿是由其基于Linux操作系统开源的公开条件导致的。Android手机经常被拿来与iPhone进行比较,但这种比较是不恰当的。iPhone基本上就只是一款设备,苹果牢牢控制着其生产过程,Android运行在数千款设备上,谷歌对Android设备生产几乎没有任何控制力。这也就导致了Android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它赋予了开发者和用户过多的自由。 Android是由Linux系统衍生而来的,由于开源的公开条件,系统无法从代码这一端口约束第三方的应用程序。同时,由于Linux核心设定应用在调取系统功能时一定要取得ROOT权限,这也导致大量应用因为单一功能的实现需求而获得整个ROOT层面的支配,可以在Android手机的任意储存位置进行读写,这就使得Android手机无法对恶意App事先设防。 在应用层,大量应用程序在手机中发生意外的或故意占用事件,过多的应用程序热衷于滞留在内存空间里、以及将大量碎片留在储存空间里,是造成Android手机越来越慢的最核心原因。Android系统有七类进程,分别是前台进程、可见进程、主要服务、次要服务、后台进程、内容供应节点、空进程,一部Android手机只能依赖系统默认的分配机制来自动调节内存使用,只要应程序提出请求,大部分进程只要打开后都会被保留在内存当中,很多开发者出于商业目的,在不需要留存在内存的情况下也想方设法的让应用程序保持潜在运行状态,这种应用达到一定数量,Anrdoid手机就会频频卡顿和发热。 其实几乎所有手机制造企业都针对Android的ROM层进行了二次优化,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将Linux打上各种补丁,使其底层语言能够更好的适配到各种手机终端上,但由于对底层的理解和技术能力不同,“卡顿”便产生了。虽然对于Android手机而言,“卡顿”从根本上是无法解决的,但可以通过各种优化来缓解,其关键点在于手机制造企业对用户体验的理解。 最后,TAY哥建议,对于iPhone和安卓手机之间的选择,如果你犹豫不决,可按如下的规则进行。 如果你是一个爱折腾的人,想一个星期就刷一次手机,那就用安卓吧,不然越用越慢!如果你不爱折腾,不想天天刷Rom,那就用iPhone吧!
作为用户体验行业的新人,笔者今天有兴采访了上海聚哲用户体验咨询的赵正宣,请他分享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必备的设计工具。 简单介绍一下上海聚哲(www.shjzux.com) 上海聚哲咨询是一家位于上海的用户体验研究与用户体验咨询公司,由艾博女士于2010年创立。2016年春,用户体验行业了老兵,赵正宣(TAY哥)应邀加入上海聚哲,领导该公司的用户体验研究工作。作为一个在用户体验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行业工作了十年的从业者,TAY哥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从业经验,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TAY哥简单介绍了一下用户体验设计与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TAY哥指出,一般情况下,用户体验研究员和设计师负责提升可用性、可访问性并以更具乐趣的方式实现用户与产品间的交互。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用户研究、原型设计、用户测试以及设计协作正是其最为重要的技能所在,这四个技能大致解释如下: 用户体验研究 – 通过观测技术、任务分析及其它反馈信息理解用户行为、需求及动机。 用户体验研究贯穿整个产品开发流程,从概念定义到客户跟踪反馈,都离不开用户研究工作。 用户体验设计– 原型设计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应用是否能够正常运作,同时检查设计与功能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用户体验设计包括交互设计与平面设计两部分,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合二为一。 用户测试 –用户测试最常见的方法是可用性测试,可用性测试主要帮助发现设计中的问题或瓶颈。 可用性测试可以分为现场测试和远程测试,根据企业的情况进行取舍。 用户体验设计协作 – 通过使用合适的用户体验设计工具,使设计流程更加流程,同时简化团队成员与相关各方的沟通,让整个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用户体验从业者必备工具: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师,TAY哥认为必需要有称手的工具。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国外同行的分享,TAY哥认为以下工具是用户体验设计师必需知道的。 1. UsabilityTools UsabilityTools是最具人气的用户体验研究工具之一,负责对网站及Web应用进行页内可视化分析。Usability Tools通过在线的可用性测试及分析,帮助用户体验设计师了解设计中的优点与缺陷,并提醒设计哪些作法并未起到良好效果。另外,它还能够建立自定义行为流,帮助我们知晓调整手段的实际收效。 2. Sketch 根据其创始者Pieter Omvlee所言,Sketch是一款图像编辑器,专门用于进行数字化用户体验设计。其他专门面向需要设计界面、网站与图标的用户体验设计师。Sketch的作用与Photoshop及Illustrator非常类似,但针对用户体验(UX)设计师做出了灵活性调整。 Sketch的矢量图形能够轻松实现样式、大小与布局调整,从而消除各类令人头痛的手动操作。每个新对象自动被贴入新的图层,这就让组合更具创意且轻松实现导航。另外,只需一次点击即可将成果从Sketch中导出。Sketch已经被越来越多的UI设计师与交互设计师所采用。 3.XMind XMind是一款高人气思维导图工具,无数人利用它理清思路、管理复杂信息并进行工作安排。这款软件允许用户列出一切与项目相关的因素,包括目标、威胁、计划、进度、要求等等。XMind以可视化方式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其信息,并可自定义目标、进度、要求与问题的描述方式。 XMind可以为用户体验设计人员理清思路,明确需要,用了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Mockplus 这是一款基于桌面的用户体验工具,可快速实现移动及Web应用原型设计。凭借着出色的易用性,用户无需凭借编程知识即可快速上手。Mockplus拥有良好的所见即所得功能,例如大家可以通过两次点击创建一个功能按钮——一次点击定义按下该按钮的作用,另一次定义鼠标悬停时的提示信息。总而言之,Mockplus是一款价格便宜且能够快速建立交互原型的出色工具。 5. UserTesting 糟糕的使用体验不仅会惹恼用户,更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User Testing能够帮助大家从用户处获取反馈、远程管理测试并在一小时内得出结论。这项服务适用于登录页面、邮件、广告、原型设计、实时站点以及应用程序。 价格:基础版——每段视频99美元(前十段视频每段49美元) 6. Optimizely 与User Testing类似,Optimizely也能够轻松对网站及移动应用进行测试及个性化调整。然而,Optimizely主要强调A/B测试,因此设计师能够借此调整界面以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最后,笔者再次感谢上海聚哲(www.shjzux.com)的赵正宣(TAY哥)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也祝上海聚聚在用户体验研究与用户体验设计咨询行业发展壮大,为行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随着苹果及国内小米的巨大成功,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公司所认识到。因此,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谈用户体验,都试图通过更好的设计来改善用户的体验。作为用户体验的一部分,用户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而在用户研究中,用户从哪里来? 招募应该如何做,上海聚哲商务咨询的Rita分享了她的从业经验。 首先,Rita强调高质量的用户招募是用户体验研究的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招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后的研究结果,而招募进度的快慢,也直接影响整个研究的进。上海聚哲秉承用户至上原则,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兢兢业业准时完成用户的每一项招募任务。良好的招募结果,为客户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自成立以来,聚哲咨询已陆续为不同客户招募了超过2000多名合格用户。 传统来说,企业喜欢自己做用户招募,但是这样做效率低,不专业,需要设置一个固定的岗位,并慢慢培养这个用户招募人员。在如果的互联网+思潮下,企业应该转变思路,将用户招募这样的工作,包给专业的用户招募公司来做。作为全上海,乃至全国最专业的用户招募公司,上海聚哲愿意与中小企业合作,将用户体验研究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