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是一开始就做顶层设计,战略先行,将所有战略级服务一并考虑;还是自下而上设计,从微观的角度先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给他带来的便利。这是每个用户体验从业者都绕不开的一道难题,为此记者专访了上海聚哲咨询总监赵正宣,请他分享作为用户体验行业的老兵的体会和感受。

上海聚哲赵正宣
很多人谈到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做个官网、官微和公众号,但这样还远远谈不上转型。真正的转型是体现在战略层面上的,意味着公司在后续的产品形态、企业结构甚至是商业模式上,和互联网的紧密契合与对接。从这点来说,上海聚哲总监赵正宣传统企业的转型具有以下的共性:
重构难度大
企业转型意味着企业要一边培养增长点,一边消减业务。在向互联网转型中,传统企业内部的一些重要部门,一方面受转型方向和资源重组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互联网行业思维的缺失等原因,难以和空降的新部门形成合力,导致企业内部的重构存在很大的阻力。
因此,上海聚哲赵正宣认为,与其让企业原有了部分承担互联网转型的重任,不如另起炉灶,重新设置一个新的部门,这一部分专门负责互联网业务,所有的考核指标与原有的业务分开。这样新老部门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关系,达到共同成长。
重新定位客户
在企业的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很容易陷入补位和建立护城河的心态,即先巩固自身原有客户群的忠诚度,然后再试图去开拓新的客户群。比如传统线下销售企业转型到电商平台,容易先围绕原来的会员、积分、签到等等进行建设。因而陷入工作目标不明确,考核无从做起的困境。根本原因还是没有重新定位好客户群。
赵正宣认为,上海聚哲作为一家用户体验研究公司,通过与不同企业合作发现,重新从“归零”的心态出发,回归产品和运营本身,参考互联网企业的先行之路,也许可以让传统企业的转型之路走的更加顺畅。
获取种子用户
上海聚哲咨询在研究了众多互联网创业公司及传统企业转型的案例之后发现,在企业的初期,种子用户的获取成为企业成功的重中之中的工作。为了获取种子用户,企业需要将单一服务做到极致,互联网产品的形态甚至可以一开始是十分单一、不成体系的,在获取种子用户后再逐步进行迭代、更新和完善。比如说小米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一开始,小米只有MIUI的产品,从ROM的维度切入,在获取ROM发烧友用户后,再完善产品形态,推出小米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
赵正宣认为,传统企业在推广初期,可以考虑从某个角度切入,先解决其中用户高频和相对刚需的部分,单点突破并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不失为一条打开线上用户的途径。当企业获得了第一批种子用户之后,就可以通过这些种子用户,为自己逐渐建立口碑,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赵正宣举了专车行业老大优步一步步建立自己品牌形象的例子。优步自从推出开始,一直告诉消费者,它不只是专车。一键呼叫CEO,用优步找工作,找茶师,送外卖,领养小动物,这些都是优步曾经展开的营销活动。通过这些运营的引导,让我们建立了对优步的第一印象,即它可以用来连接人和服务,也让我们可以用更多的期待,未来哪天真可以在优步上寻找茶师。
最后,上海聚哲咨询用户体验总监赵正宣认为,传统企业的转型不是盲从,和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企业的转型需要有更加清晰并且可执行的商业模式,以确保整个团队的目标能够更加趋同和可持续进行。同时,用户体验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把体验和服务做到极致,才能赢得口碑,获取用户的信任。
因此,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一条最好的路径,但确实唯一的路径。转型不亚于二次创业,企业需要有更高的觉悟,去允许试错甚至于最后走向另一个方向的可能。同时,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一定能够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华丽转身。